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
如有
侵权内容
请联系我们处理
!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BBS
文档下载
美文阅读
搜索
搜索
本版
用户
友情文档
»
首页
›
文档下载
›
美文阅读
›
孟浩然:失意的时候,他在想什么?-诗人故事-美文欣赏 ...
返回列表
查看:
86
|
回复:
0
孟浩然:失意的时候,他在想什么?-诗人故事-美文欣赏
[复制链接]
oreguhiluyifo
oreguhiluyifo
当前离线
等级头衔
等級:
小学生
小学生, 积分 1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积分成就
UID
6252
主题
39
精华
0
墨水
110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1-26 20: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左图来源于「周慧珺」题, 右图来源于「吴青霞」画
壹
孟浩然,一位终身末曾及第的读书人,却在长安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为他搁笔。
也许及第后的他不会是个有作为的官吏,官场要的是技巧与钻营,而不需要太多的自我表现;而没做官的他却成了一个好 诗人 ,他沿着陶渊明、谢灵运的足迹而来,他的身后影响着李白、杜甫、王唯 . 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诗人。
孟浩然独特的自我表现,使得盛唐诗卷一开始就流溢出清淡 自然 的色彩。
画作来源于「郑百重」
他的诗行间没有南北朝那些绚烂、浓烈、激切的情感色调,有的是清淡洗炼的描摹,妙语层叠的意象 他打开了一扇 物我两忘 的审美之门,使中国山水诗达到了情景合二为一的高度和日臻成熟的美学姿态。
他因此被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第一人。
贰
开元十八年(730年),孟浩然的仕途再次失意后,烟花三月,黄鹤楼下,他背对着李白怅然若失的目光。
孤帆远影碧空尽 ,李白眼中是 唯见长江天际流 的空茫。
这一次的分别,让李白写出了一首千古离别诗。而孟浩然漫游吴越、夜宿建德江(今属浙江),却悟出了中国山水诗的象外之境 失意幻灭中的理趣。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舟泊暮宿,那段羁旅之思,还残留着一道心灰意冷的凝视。那望眼欲穿的烟渚其实是一颗愁客之心,仿佛跨越千年还在某个迷蒙夜色中向人招手。
如果说后来的张继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的愁肠,还在一声声挥之不去的寺院钟响间停留;那移舟近岸的日暮之愁,早在孟浩然心中隐现出一方彼岸了。
叁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 人生 的 此岸 与 彼岸 之间有着一条原则上的界限,时间与空间构成生命存在的首要束缚,是人类认识难以逾越的鸿沟。西方哲学的求真,在这里却被东方文化的悟道所化解开。或者说,中国文化自有一套自己的哲学理念,来平衡现世与精神间的关系。
日暮,黄昏落日打满江面,江上烟水濛濛;日暮,倦怠的舟船停宿汀州;日暮,对他有种难以抗拒的关联,他是个情感丰富的诗人,长安一片月留恋着宿愿;凌烟阁上有朵升起的云彩;曲江边盛放的牡丹,追思冰削雪揉的苦寒;当然,还有远方那个温暖的家乡;种种人生况味。皆因日暮,在晚霞散尽,众鸟归林之时,独行者的愁绪,油然升起来了。
仕途失意,理想幻灭,人生坎坷如一尊羁旅之躯,隔着潋滟水波,伫立。
他看到了个体的微小与宽广的背景并存于天地间。
此时,天地像是孕育出了一道雄阔的境界,翻滚的思潮被一道大象无形的浩淼长卷浑融。那是一种人生意识化入空旷寂寥的天地。
此刻,情和景都达到了一个饱和点,迫切需要一种东西来串联化作诗行 他在船上来回踱步,一轮明月,从江中映出,他仰望苍穹,而后,俯身看着近旁的江水出了神。
江中一弯月儿就这样静静守候在澄清的水里,像是在等待一场早已注定的相逢。
他坐了下来,清光下,他深锁的眉目渐渐舒展开来,他似乎经过了一番上下求索,抑或只是偶然揭开了一道偈语。
画作来源于「方济众」
原来只是一个视觉角度。
他发现,今夜,远处的天空注定要比近旁的树木还要低,这其实是个颠倒世界 站到远处看江水只是一片澄清的微茫,凑到近旁便会发现些更多忽略的物象,诸如天上的一朵云竟被一条水蛇缠进了水里。其实,云还是在天,蛇当然在水。这和人生之旅必然存在数不清的事与愿违一样。
坐下来,忘记并不见得是坏事,记得也不见得就好 原来只是个心境问题。
今夜,高挂的明月注定要比平常更亲近人,超然平淡,无分心、无取舍,适合才是最好的。
今夜,郁结的一个个意象,一个个造型,渗进了心间,霎时通悟。
此情此境,不需太过雕饰的字眼,无需喷薄而发的气势,只需一双看到物象肌理的慧眼,把天地画成一片深邃自由的神态。
此刻,心中欣慰,令他无需寻找笔墨,便以天地为卷,江水为笔,蘸着月华的清洌,简简单单书写一句对仗: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今夜,他构建了一个美学命题 精神只有附加于物象,才能完善一个自我的人格。
东西方审美艺术在此时交融了。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是那么的清新与自然, 低 与 旷 相互依存; 清 和 近 互为因果。那是摆脱束缚后通向自由心境的彼岸。
我时常思忖,当年的孟翁是如何书写出来的。这一切太过于偶然,把诗情化为诗意,意中蕴涵理趣又浑然无迹。似乎缺少一个合理的解释,我想,一些景致和情味只有特殊的视角和特殊的直觉领悟力才会相遇吧。
此时,透过诗行,恍惚间,看到他在自语吟咏,野旷,天低,江清,月近。一个个幻灭的荒诞是必然的颠倒,颠倒了天与树,也就倒空了烦恼的杯子,人生逆旅就是一回扶正的逍遥游了。
作者简介
任逍遥,本文首发 菊斋 (ID:juzhai02),与你一起聊聊 诗词 、书画,古琴那些事儿。本文经 菊斋 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找文章-文档下载-优秀作文-资源下载-工作范文尽在友情文档!
网站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友个人的观点,本站并不一定持认同的态度。
网站中如果有作者发表不实内容,侵害到您个人或者团体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投诉。
网站中发表的所有文字、照片、音频、视频及其他原创内容的版权全部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烦请联系作者。
网站中如果有网友转载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照片、音频、视频)未经授权,请您联系作者或者管理员给予删除。
网站对于本站账号及其发表的所有内容享有编辑、屏蔽和删除等的权限。
投诉举报微信号:hucheng114 (非工作时间请留言) Powered by
dz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