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柳先生 陶渊明有 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 故事 ,而历史上,还有一个人叫 五斗先生 。
他就是唐代 诗人 王绩。
自称 五斗先生 并不是因为他为五斗米折腰,而是因为他 嗜酒,能饮五斗 。自古好酒的人不少,但像他这样好酒的还真不多见。
他不仅喜欢喝酒,还喝出了很多学问。他自作《五斗先生传》,撰写《酒经》《酒谱》,是了解古代制酒方法不可多得的经典国学作品。
他一生郁郁不得志,受道家思想,注有《老》《庄》。他的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杂诗
唐·王维
君自 故乡 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开首两句写路遇故乡旧友而燃起的思乡之情: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 自然 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 心情 。这两句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 生活 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主人公 我 的这种感情。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对故乡的怀念,千丝万缕,终化成一个具体的形象: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关于 故乡事 ,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 羁心只欲问 ;而这首诗中的 我 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 乡思 ,完全是一种 形象思维 ,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却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 我 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古代 诗歌 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
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通过特殊体现一般,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这是寓于自然的典型化技巧。这也是所谓的寓巧于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