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田一洁
早上,儿子有些起不来,在床上赖赖的。我催他: 起床起床,赶猪赶羊,猪在哪里?猪在床上。 说完这一句,我陡然想起来,这是我很小的时候,冬天起不来在床上磨磨蹭蹭时,我妈妈就是这样催我们的,当她念了几遍后,就要来掀被子了,接下来的情形要不是嘻闹着起床,要不就是我们哭哭啼啼,妈妈吼将起来。只是与我小时候不同的是,当我第一次念的时候,儿子在床上回道: 羊在哪里?羊已经起床。 我小时候是断然想不出来的,到底一代强过一代。我也意识到,有些血液之外的东西,在一代一代传承。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多年前爸妈躬着身子,在贫脊的土地上劳作,太阳的把他们的影子从西边又挪到东边,就这样日复一日。后来我和姐姐大了,日子好过了一点,按理说他们该享享福了,也没见他们闲坐过一日。老家堂屋的神龛旁,贴着对联,横批多是 耕读传家 , 耕 要勤劳。爸妈做到了这一点。我和儿子,大概不会再那么贴近土地劳作,但是我们也需懂得 勤劳 二字,活好自己,再兼济他人。
读 除了要读书,还指不断学习,爸妈也做得特别好,除了田间地头的活儿干得漂亮,我妈但凡伸手能够到的技术,她都要学一学,而且都学有所成,她能烹能酿、能织能缝,能牧能驭,在农村是一把好手。去年她给我儿子织了几件背心,其中一件还织上了小熊踢球的图案,看见的人都问在哪买的。我爸也很好学,而且讲究精益求精,他在我眼里几乎全能,做木工、编竹器、推山凿石,有什么东西坏了,我第一个会想,我爸爸会修好的。他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家乡有些人家要刻石碑,先请他在石碑上写好。源于不断的学习,他们俩跟年轻人一样,只带手机就可以出门消费。我爸最近在学写诗,上次我回家,看他买了一堆 诗词 格律之类的书在读,撇开他的打油诗不说。 活到老学到老 ,是我要传给儿子的东西。
每逢杀鸡,爸爸下刀前,嘴里总是嘀嘀咕咕的,多是些抱愧之词,大概很多人会觉得虚伪,但我觉得就是那一点不忍,有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当然不是道德上的不同。后来我发现我儿子会担心冬天鸟窝漏雨,我才发现是心柔软程度的不同,心越柔软会越包容,越能感受到 幸福 。善良传家必有余庆。
自小,家里便有一院子花,再忙再穷, 父母 也没有让整个家灰头土脸过,他们外出总是处处留心有什么好花佳木,跟人或要或换,渐渐的,院子里的花便越来越多,在我记忆的深处浅外总是格外美的。当儿子两岁多从外面回来从口袋里掏出一片叶子,说妈妈我送给你的,帮你插在瓶子里,于是插在我书桌的矮瓶子里,那一刻我知道,对美的追求是我们可以传承的。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可以传家的东西,好的,不好的都有,我想一个家庭的基因大概就由这些东西组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