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粹德国在二次大战初期就十分相信电影中的政治力量,在德国的许多战时影片中,宣传策略已经相当成熟。里芬斯塔尔的影片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卡普拉观看完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后感到不寒而栗。他感叹道《意志的胜利》未发一枪一弹,但作为心理武器,它旨在摧毁人们的抵抗意志,它的力量是致命的 这部影片麻痹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斯堪的纳维亚与法国的意志,为闪电战铺平了道路。它实际上也麻痹了我的意志当我独自在办公桌边坐下时,我开始沉思:我怎么才能反击《意志的胜利激活我们抵抗‘优等民族’的意志?
弗兰克·卡普拉越是思考自己对这部影片的反应,就越感到这部影片所体现出的东西正是解决自己国家所面临的问题的关键。正是里芬斯塔尔的这种纪录片表现方式启发了卡普拉,让卡普拉从另一个角度深刻地意识到了电影对战争的巨大作用,以及电影对人们的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力
卡普拉把这种对于电影在战时宣传方面有着巨大作用的认识转移到了自已的创作中。卡普拉意识到了揭示真相的重要性,就像启发了卡普拉的那句圣经》 名言 所说: 你应该知道真相,只有真相才能让你获得自由。 在他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相,就是德国纳粹、日本军阀与意大利法西斯妄图用武力征服自由世界,从而毁灭人类的自由,建立他们的独裁专政。为了让正义的人们了解这一切,最有力的证词莫过于敌人自己的宣传。①于是,卡普拉开始搜集德、日、意20年代之后的所有新闻片和宣传纪录片,将它们用在自己的影片中。在《我们为何而战》中,可以看到卡普拉大量使用了《意志的胜利》中的史实镜头,但呈现出来的却是与《意志的胜利》全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效果。在《意志的胜利》中表现纳粹德国崇高意志的史实镜头,用在卡普拉的纪录片中则表现出的是纳粹德国无止境的狂妄和反人性的凶残本质
除此之外,卡普拉的影片和里芬斯塔尔的影片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民族性格。以里芬斯塔尔的影片为代表的德国影片在二战时体现出一种骇人的好战性格,一切秩序规则中压抑不住的是一种征服世界的野心,而卡普拉的影片体现出的是美国人热情、机敏、自信,甚至是夸夸其谈的民族性格。
链接:《真实的风景:世界纪录电影导演研究》

大师的天空:《真实的风景:世界纪录电影导演研究》
汉弗莱·詹宁斯:诗化的结构
汉弗莱·詹宁斯:表意性的视听语言
汉弗莱·詹宁斯:结语-《纪录电影导演研究》
用好莱坞的方式记录战争: 弗兰克·卡普拉
卡普拉与重大社会问题纪录片
卡普拉与美国社会问题纪录片
卡普拉故事片创作为纪录片创作铺路
卡普拉:故事片创作带来的影响
卡普拉:特殊的时代背景
卡普拉:战时美国纪录片的责任
卡普拉:个人创作与社会责任结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