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剧情片对纪录片的反作用
马勒的纪录片明显影响了他的剧情片,他的剧情片经验在不经意间也流露在纪录片里,主要体现在节奏上。在纪录片《加尔各答》中,出现了他的纪录片中通常不会出现的节奏,而且显然也不是来自于所拍摄的内容本身 这个片子并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情节。影片的后半部分,导演把前面所讲到的两个主要的方面:贫穷、阶层分化和游行、政府态度纠结在一起,种特意的安排,加上每个小段落之间的时长明显变短,影片节奏明显加快冲突感不断增强。苏联电影大师谢尔盖·爱森斯坦分析《战舰波将金号》时写过一段话很适用于本片: 每一部分内部的转折都不单纯是转入另一种情绪、另一种节奏、另一种事件而已,而是每一次都转为截然相反的东西,而恰恰是相反的东西,因为它每一次都提供了同一 主题 相反角度的、同时又必定是产生自这同一主题的形象。 这种贯穿戏剧的每一幕的不断反复的规律性的统一,本身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①马勒似乎不曾多么欣赏爱森斯坦他的访谈录里提了很多人,但很少涉及苏联电影人,《加尔各答》中的这一处理明显来自于他的剧情片创作经验,比如一组群众游行、向政府请愿、警察打人的镜头之后,是一群依靠外国救助的麻风病人的 生活 ,然后是一两个很短的街头祈祷的画面,然后是穷人的一串娱乐活动:摔跤、拿人的性命为赌注的娱乐等等,最后是贫民窟。这一连串的镜头组合起来是有含意的,就好像他的第一部剧情片《通往绞刑架的电梯》中朱利安被困在电梯中、他的情人在街上孤独地走着、偷了他车的人和女友在街上兜风几个段落的并列而产生情绪。
链接:《真实的风景:世界纪录电影导演研究》

纪录片《初恋》分析: 寻找生活的故事,表达道德的焦虑
纪录片《初恋》分析: 声音,不拘一格的大胆使用
无声源音乐: 超现实 处理记录的真实状态
基耶斯洛夫斯基《初恋》同期声: 意味深长的暗喻式表达
基耶斯洛夫斯基《初恋》:个性鲜明的细致捕捉
基耶斯洛夫斯基《初恋》:对人物特写镜头的偏爱
基耶斯洛夫斯基《初恋》:仍然钟爱长镜头
基耶斯洛夫斯基纪录片与故事片之风格传承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剧情片中延续的纪录思考
基耶斯洛夫斯基:结语
快乐的追逐:路易·马勒
路易·马勒: 个人视点里的生平与创作
路易·马勒: 开端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