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里,托杨在桑亚心中,一度有如 父亲 。平日里也见多了,子女对于 父母 的期望与失望。这样的失望中,隐隐透漏出许多没有直接说出的信息:如果过去你们对我好一点,我不会是今天这样子。现在我不 快乐 /不 幸福 ,就是因为你们没有给我更多
我有时会想,如果想象自己偶然到一个地方做客,风雪中到一个帐篷里休息,主人拿出了他家里最好的东西来招待。由于主人的现实条件所限,他能拿出的最好的,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也不算什么。这时可以怎么样?埋怨他为什么没有给更好的吗?
如果用偶然的宾主关系,来重新看待父母子女之间而不是理所当然地以为谁属于谁,或谁应该给谁什么,似乎反而好相处。
现实中,大部分父母,已经给了孩子他们所能给的最好的,或者他们以为最好的
链接:《电影与心理人生》

谭洪岗《电影是最好的心灵鸡汤》(推荐序)
感受生活,热爱生命(自序) 从电影《点虫虫》谈起
《电影与心理人生》封底书荐节录
《电影与心理人生》致谢
生命中飞扬的喜悦一电影《音乐之声》专题
纯真与挚爱 电影《ET外星人》
让人百感交集的故事 电影《小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