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得到车祸消息,还不知戴安娜生死时起,女王首先相到的是保护两个年纪还小的孙子。尽力让他们别听新闻,免得太伤心。对她来说,戴安娜已经不是王室成员 查尔斯和戴安娜已经于一年前离婚。得知最终结果后,女王力主由戴妃家人办私人葬礼即可,不必张扬其事。她很快偕同家人去了度假区,让菲利普亲王带着两个孙子出去打猎,好让孩子散心,也要避开媒体免得受打扰。
新任首相的布莱尔,公开发表对人民王妃的致敬和致意,迅速赢得民心。然而,王室久久沉默,群情汹涌的民众,听不到王室的声音,开始愤怒。他们希望白金汉宫下半旗,希望女王出面致哀,希望王室给个说法。媒体上言词日益激烈布莱尔劝女王回应民意的要求,屡被拒绝,女王认为民众只是一时激动,很快就会过去。
首相身边,从他的夫人到顾问,多对女王有微词。女王的秘书向首相陈情,说明从女王少女时代登基以后,还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阵势,她吓着了。 差不多半个世纪前,女王的 父亲 突然去世,当时还十分年轻的女王匆匆赶回来,临危受命。首相答应尽力协调媒体。
然而,举国沸腾之际,非首相一人之力能转圜,一周内形势越来越严峻,最终首相告知女王:民意调查发现,70%的人认为王室的处理有问题,14的人同意废除君主制。
建议女王立即回官,发表公开声明;女王还要到追悼现场致哀。
女王已经在位五十年,然而,这一次老经验遇到了新问题。民众的激愤愈演愈烈,时间之久情绪之大,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不断从各种媒体和外界联系中知道新的进展,女王的度假本来并不安生。而后来首相的建议,更让女王的母亲、丈夫都觉得不可接受。
出乎家人意料的,女王还是接受了
看得人感叹,毕竟是英女王。五十年的治国经验,老人的智慧与从容,让她虽有自己的估计,仍没有执著于己之意。在遇到形势比人强时,她会迅速做出反应和调整。也有一点分心,想着一代女王一样有向现实低头的时候,平时芝麻绿豆大的委屈,真可以不必太当回事儿
链接:《电影与心理人生》

关于博弈论 囚徒困境 电影《美丽心灵》与心理学
真实与幻觉 电影《美丽心灵》与心理学
伟大的爱 电影《美丽心灵》与心理学
天才与疯狂 电影《美丽心灵》与心理学
如何看待疾病 电影《美丽心灵》与心理学
天才与疯狂 电影《美丽心灵》专题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境遇:电影《卿何薄命》与心理学
什么不可改变?:电影《蝴蝶效应》与心理学
接受是一个过程:电影《卿何薄命》《蝴蝶效应》与心理学
如何接受?:电影《卿何薄命》《蝴蝶效应》与心理学
接受之后如何?:电影《卿何薄命》《蝴蝶效应》与心理学
接受不可改变的 电影《卿何薄命》专题
改变所能改变的电影:《千与千寻》与心理学
因势利导:将弱点化为特点 电影《小飞象》与心理学
改变所能改变的电影:《美丽人生》与心理学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电影《阳光小美女》与心理学
改变怎样发生? 电影《阳光小美女》与心理学 |
|